這個暑假,除了托管班和夏令營,不少同學在多樣的實踐場景里用特別的方式書寫成長,南區(qū)竹秀園中心小學的學生馬靖棋便是其一。在父親的支持下,這位小姑娘化身非遺小小傳承人,一頭扎進了馬家槍的世界,用招式與熱愛續(xù)寫著屬于少年的傳承故事。
沙涌馬家槍是流行于廣東省中山市南區(qū)街道的傳統體育,2018年入選中山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。馬靖棋的父親馬鈺泉是沙涌馬家槍代表性傳承人,她自小在耳濡目染中接觸馬家槍文化,還曾代表南區(qū)非遺團隊參加多項表演與比賽,斬獲一等獎。
采訪時,在南區(qū)龍獅武術藝術館,她嫻熟地提槍演示了幾招:腳步輕快地騰挪,時而墊步前刺,時而撤步橫掃,一招一式盡顯功底?!敖衲晔罴?,我除了自我練習,還作為隊長協助爸爸帶學生訓練,教他們扎馬步、沖拳、推掌等基本功?!瘪R靖棋說。

最讓她難忘的是一次訓練,當時父親受邀赴中歐青年領袖交流活動表演,她得獨自帶隊。“有些新同學年齡小,不夠自律,訓練時東跑西跑,不聽指揮?!瘪R靖棋說,面對這種情況,沒經驗的她一開始有些慌亂,后來在師弟們的協助下,才有序完成了當天的訓練。
除了帶隊教學,她還參與了馬家槍文創(chuàng)產品的制作。訓練館里陳列的印有馬家槍圖案的背包、衣服等,都凝結著她的巧思。“那時我和爸爸反復討論顏色搭配、圖案擺放位置,就想讓設計更美觀。比如有個槍形圖案的位置,我從孩子的視角提了修改建議,爸爸最終采納了我的想法?!?/p>
這個暑假,她累計參與了5場表演:在武館為研學團隊或游客展示弓步、馬步、沖拳等動作,以及馬家槍、大刀技藝;還走進香山書房、中山市文化館等場所演出。在市文化館的表演格外讓她印象深刻,“現場人特別多,我和姐姐、師弟師妹一起上場,一開始有點緊張尷尬,但最終堅持了下來?!北硌萁Y束后,馬靖棋覺得自己更勇敢了,“也希望更多人能認識這項非遺?!?/p>
“不僅學會了團隊管理和帶訓技巧,更重要的是,意識到傳承和保育馬家槍文化是后輩的光榮使命?!闭劶笆钇诘氖斋@,馬靖棋真摯地說。
編輯 袁嬋 ?二審? 陳彥 ? 三審?江澤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