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2日上午,五桂山街道教育系統(tǒng)黨委組織700余名師生徒步8公里,前往五桂山南橋檳榔山村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,開展“重走革命路”大型徒步行軍研學暨“思政課第一課”現(xiàn)場教學活動,以“沉浸式”教學體驗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。
五桂山街道作為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(qū),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。當天早上8時,700余名師生在五桂山文化中心廣場集中,舉行啟動儀式。

一路上,黨旗、團旗、隊旗迎風招展,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路向前。從五桂山文化中心出發(fā),沿著城桂公路歷時2小時徒步,到達石瑩橋革命烈士紀念碑。在莊嚴肅穆的烈士紀念碑前,同學們敬獻花圈,默哀三分鐘,深切緬懷為革命事業(yè)付出鮮血與生命的英雄們。五桂山街道少先隊總輔導員帶領全體同學宣誓,牢記先烈英勇斗爭事跡,立志傳承珠縱精神,為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。

同學們深切緬懷為革命事業(yè)付出鮮血與生命的英雄們。記者 易承樂 攝
五桂山學校初一(3)班的董彥婷說:“今天徒步8公里,我們都大汗淋漓,深刻感受到歷史不只是教科書上的知識,而是一種指引我們向前的精神力量。”
在英雄廣場上,五桂山街道黨工委書記方英恩現(xiàn)場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。方英恩從“信仰、榜樣、奮進”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開展教學,用一個個鮮活的革命人物、一段段真實的革命事跡,講述了五桂山抗日根據(jù)地建立的過程,讓同學們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。
思政課現(xiàn)場。記者 易承樂 攝
五桂山街道教育系統(tǒng)黨委副書記、教體事務中心主任曹姍妹表示:“這次活動結束后,我們后續(xù)將舉行紅色研學日志的征文比賽、紅領巾講解員等賽事,希望通過多樣化的活動把五桂山的紅色文化傳承好,打造五桂山紅色文化品牌。”
編輯 范展顥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陳浩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