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因為網(wǎng)絡游戲和孩子爆發(fā)過“大戰(zhàn)”嗎?苦心孤詣加入孩子的“朋友圈”,卻很快被“拉黑”,這到底是為什么?進入暑假,青少年有了更多時間接觸社交媒體和網(wǎng)絡游戲,身為家長,應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,又應該如何與孩子在虛擬平臺溝通呢?
廣東省婦聯(lián)、省家教會日前編制出《兒童家庭教育手冊——網(wǎng)絡篇》,教父母如何縮小與孩子在虛擬世界的“代溝”。本報記者同時也采訪了多位專家、家長與學生,找到家長不被“拉黑”的“秘訣”。
家長“網(wǎng)絡困惑”為何越來越多
廣東省婦聯(lián)“家教通”家長學校副校長哈英敏表示,近一兩年來,家長遇到的“網(wǎng)絡困惑”越來越多。讓家長感到苦惱的,除了“孩子沉迷網(wǎng)絡游戲”等老問題外,更多反映在由于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而引起的“溝通障礙”。
“比如,孩子們在社交媒體上喜歡用的新詞語、表達方式,在現(xiàn)實中也會常常使用。當家長聽不懂這些詞的時候,孩子就會認為家長‘格格不入’。又比如,孩子一天到晚埋頭玩微博、微信,家長很想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,于是窮追猛打要求加入孩子的‘朋友圈’,但很快便被孩子‘拉黑’。”
針對這些問題,廣東省婦聯(lián)、廣東省家教會花了一年的時間,組織編制出《兒童家庭教育手冊——網(wǎng)絡篇》,目前正在印刷中,印刷完成后將通過街道、婦聯(lián)服務站點發(fā)布,也將放在廣東婦聯(lián)網(wǎng)上供家長參考。
“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指引,讓父母正確看待網(wǎng)絡時代、社交工具帶來的‘代溝’。手冊中歸納了不少‘網(wǎng)絡新詞’供家長學習,但這些詞很快便會更新?lián)Q代,歸根到底,最重要的還是家長觀念的改變。”哈英敏表示。
與孩子溝通無阻的家長黃女士在此方面有許多“心得體會”。她表示,因此女兒,自己也學習了不少新詞,比如“二次元”、“大觸”、“平行世界”等等,當中有一些來自動漫、網(wǎng)絡小說,有其文化內涵,還有一些來自科幻小說,也包含不少“科學元素”。“一般來說,孩子都沒有耐心跟你解釋,如果你不知道,就沒法說下去了。但其實自己上網(wǎng)查一下,是非常容易的,家長也可以了解現(xiàn)在的一些新潮流,還是挺好玩的?!?/FONT>
防止孩子沉迷網(wǎng)游關鍵在約定
許多家長都指孩子沉迷網(wǎng)絡游戲,但用盡各種方法卻效果甚微。有專家則表示,只有參與到孩子的網(wǎng)絡游戲中,了解孩子到底在玩什么,才能更好溝通。
華南師范大學教授、兒童心理專家高嵐認為,首先應該融入,了解孩子在玩的是什么,才能去評判,這也是溝通的基礎。
哈英敏則認為,對于大多數(shù)成年人來說,孩子的游戲可能不好玩,但孩子的網(wǎng)上行為也可能是一種現(xiàn)實投射。通過觀察孩子喜愛的游戲內容還能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。例如,孩子喜愛賽車游戲,表明他追求一些刺激。如果現(xiàn)實中能安排一些稍激烈的活動,孩子就不會單純依賴網(wǎng)絡滿足了。
開通的“妮妮媽”是少數(shù)贊成孩子打網(wǎng)絡游戲的家長之一。她的女兒妮妮在小學時候已經玩三國、魔獸等游戲,但妮妮媽仔細了解這些游戲后,認為“這些游戲大部分都是有技巧的,比如通關游戲,可以培養(yǎng)綜合地解決問題的思維?!蹦菽輯屨J為,控制孩子的游戲時間,最有效的方式是雙方進行約定,“一般要玩好一個游戲,也要一個小時以上,所以約定每次的游戲時間為1小時,如果不遵守就要付出代價,雖然也會為此爭吵,但目前還是比較有效的?!?/FONT>
不被“拉黑”關鍵在保持距離
許多孩子都有自己的微信、微博,看到孩子們每天拿著手機點點點,家長們也很想通過社交工具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。于是,不少家長通過軟磨硬泡的方法加入孩子的“朋友圈”。但這些家長很快發(fā)現(xiàn),在“朋友圈”里幾乎看不到孩子有任何更新,后來才知道,原來是被孩子“拉黑”屏蔽了。
孩子為什么要“拉黑”家長?對此,《兒童家庭教育手冊——網(wǎng)絡篇》指出,子女的網(wǎng)絡社交場所本來就是屬于同齡人的聊天空間,有著特殊的受眾,父母的積極參與反而“破壞”了同齡人的圈子。同時,父母推動的各種“雞湯”、“養(yǎng)生”文章孩子也并不喜歡。除此之外,兩輩人在虛擬世界中的溝通障礙,還是要回到現(xiàn)實世界面對面地解決。家長要避免給孩子留下無所不在的印象,要保持一定距離。
女兒的朋友圈一直對其開放的家長芳姐表示,“進入孩子的朋友圈有一定的技巧,秘訣就是要低調,不要太多發(fā)表意見,也不要給予過多評論,看看就好。另外,千萬不要拿孩子在朋友圈里發(fā)的內容說事,比如,教訓孩子時說,你最近又在朋友圈里說什么了。另外,也不要表現(xiàn)得好奇心重或者太熱情,讓孩子覺得你是在監(jiān)視她?!?/FONT>
關于這個問題,記者采訪了多位青少年,他們也分享了自己最反感父母的社交媒體行為。這些行為包括:經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子女并不希望被公布的照片、個人隱私等;經常在社交媒體上轉載各種各樣的推送文章;設置上線提示,一旦子女登錄社交媒體軟件,就馬上進行嘮叨;對子女在社交媒體分享的內容,事無大小都喜歡了解與尋根問底;經常把子女拉進一些不相熟的群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