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人自媒體時代,每個人都有發(fā)表自己意見和看法的權利,每個人也都可能成為謠言的發(fā)起者和傳播者。就在不久前,“中山公園搜出刀具”的謠言經由微博等社交網絡傳播,造成當地恐慌。微博因發(fā)言簡短,通常不帶相關背景,而且微博特點是便于志趣相投的人相互聯絡,因此,當微博內容缺乏背景時,人們容易按照自己偏好的方式解讀、評論、轉發(fā)。這就為謠言的產生和迅速傳播提供了空間。因而,受眾具有過濾所讀到的信息的責任。所謂“過濾”,就是不信謠,強調的是面對謠言,我們應當有獨立的思維能力、科學素養(yǎng)和理性判斷。很多時候,謠言其實并不高明,稍作分析就不難發(fā)現其漏洞,但我們由于認識上的欠缺,由于內心的恐懼和焦慮,而忘記了保持冷靜,忽視了分清是非,甚至在無意中成為“推波助瀾”的人。 有自律才有自由。蕭伯納說過,“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,都隱藏有一匹脫韁的野馬,如果你不去緊勒韁繩,時刻都會有大禍降臨?!边@個韁繩,就是謹守道德的邊界,謹守法律的底線。網絡雖然是一個虛擬空間,但它絕不是道德的“死角”和法律的“盲區(qū)”。倘若認為套上“馬甲”,就可以無所顧忌、隨意發(fā)泄、傷害他人,甚至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而造謠傳謠、危害社會公眾的利益,那么,最終還是必須由自己來“埋單”。比如著名的網絡推手秦火火,因為無節(jié)操的網絡炒作、造謠,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。做一個網絡文明使者,不論在虛擬空間內還是現實生活中,都記住“頭頂的星空”與“內心的道德”,對自己負責,依法上網,文明上網,不發(fā)布、不傳播謠言;對社會負責,謠言出現時,理性處之,勇敢質疑,設法求證,揭穿謠言虛偽的面紗,不助長謠言傳播。尤其是那些“粉絲”大批的公眾人物,如娛樂明星和網絡名人,更應謹慎地用好話語權,負責任地發(fā)言。 “不造謠、不信謠、不傳謠”,這是我們在網絡時代必須堅守的準則,這是我們追求幸福生活所必需的心態(tài)。做一個網絡文明使者,自覺過濾謠言,主動粉碎謠言,讓謠言止于智者,終能使事實彰顯,還網絡和生活一片清凈?!跤嵩?/FONT>
|